Tuesday, December 16, 2008

Gade(1817,1890) - Symphonies No.7、No.4 & Concert Overture No.3





N.W.Gade 的生涯多在兩個城市之間遊走:哥本哈根以及萊比錫。前者是他1817年出生的地方,同時也在該城學習小提琴及作曲技巧,更在1840年因為一首 Overture Echoes of Ossian贏得該城市音樂協會的獎項。這個事件把他帶上國際舞台。在他死前四十年,他成了祖國音樂界家喻戶曉的人物--不儘儘是作曲家,同時也是音樂協會的指揮家。另一個地方,萊比錫,從1843年~1848年他在此地度過,很快的就成了布商大廈管弦樂團的指揮,在萊比錫的時光,也是他最多產的時候,他的重要作品均是在此地完成。值得一提的是,這個位在德國東南方的城市,在音樂上是保守派的重地。他的良師益友孟德爾頌支持著他對抗李斯特以及華格納他們的音樂。在此地的Gade,巧妙的把他的作品在浪漫派以及國民樂派之間取得一個平衡點。(http://klassischemusik.blogspot.com/)

他的Concert Overture No.3是在1846年尾時完成的,並在1847年新年的時候由LGO首演,他自己擔任指揮。樸素的標題,代表Gade已從最早的兩首序曲以描繪自然風光為形式,轉變為抽象譜寫音樂。同時,此曲定義明確,依據它的風格或許可以把它命名為“英雄序曲”。

降 B大調第四號交響曲是Gade八部交響曲中,第一部在哥城首演,而非萊比錫。由哥城重新組成的音樂協會所演奏,1850年十一月作曲家本人親自指揮。他早在前一年冬天就著手寫作此曲,並已經在萊比錫出版了。這部作品是獻給老一倍的交響曲作曲家Louis Spohr,確實,整首曲子有Spohr式滑順的旋律以及相似的樂器配置。樂團配置方面,包括了四隻法國號,但沒有長號(在樂譜手稿中是有包括一隻低音長號,但樂譜出版後卻拿掉了),樂器的分配是按照Gade的習慣,混合了千變萬化的木管、銅筒以及弦樂的音色。

第一樂章建立在三個對比明顯的主題之上。第一個主題有著美好音型的曲線,第二個諧謔主題帶有更多急速的音符,第三個主題從深處逐漸響亮升高。它巧妙的結合了短、平靜的序奏。降E大調 Andante con moto 稍快的行板(第二樂章),第一主題逐漸地打開一個窄窄的音符圈,又猛然飛到高處;再現部以一段狂歡的宣言開始,最後返回到一開始那受限良多的開頭。

第三樂章恐怕是最與眾不同的了,輕盈的恢諧曲樂章,G小調 6/8拍。狂然之姿穿越兩主要旋律以及兩條對立的trios(中段),到達顛峰時恰巧停留在尾段。終樂章由一定數量充滿活力與衝力的奔放式音階音型,以及一段重覆的樂符構成。唯一一個對立的元素就是那從第二主題分歧開來清淡的小調模態破碎的樂句。

在 1864年夏季完成的F大調第七號是Gade在世時最受歡迎的交響曲,1865年三月,由Carl Reinecke指揮LGO進行首演。首演之後過了幾天,由Gade本人親自指揮,在哥本哈根演出。很明顯的,兩個城市之間的交通並沒有因為1864年在普魯士爆發的戰爭而中斷。而Gade本人堅稱他的這首作品並沒有受到國際間這場戰士的影響。在他寫給姨妹的信中提到"第七號是清新、快樂的交響曲",和戰爭或是和平等議題都毫無關係,也很少有政治意味。這首交響曲以一個大踏步前進的6/4拍子樂章開始,帶有特殊的布拉姆斯印記--其一為使用了破壞性的旋律;其二將主題打散;其三,也是最顯著的特色,就是用了三隻長號。會有這個相似的地方,實乃因Gade在漢堡的後幾年就與布拉姆斯交上朋友了。Gade寫作第七號時,比布拉姆斯的任何作品都早了整整十年以上,Gade會受到布拉姆斯的影響是有此來由。(http://klassischemusik.blogspot.com/)

雖然Gade本人並不承認他的第七號有受到戰爭的影響,D小調慢板樂章卻似乎帶有點戰爭的色彩,尤其那些彌漫散布各處、焦躁不安的鼓聲連擊音型,甚至持續的進入到平靜的coda部分。而降B大調6/4拍,恢諧曲的樂章,如同第四號的恢諧曲一樣,是最守規則、最符合曲式模型的一個樂章。其接續不斷又完備的 trios(中段),被兩條對立的插曲給取代了--第一條是抒情,第二條是徹底的和聲。

舒曼式終樂章則是由兩個主題組成,其中一個主題在前兩個樂章扮演著很重的角色,而在這邊則賦予音樂抵擋不住的源源活力。

總的來說,Hogwood能夠理解到Gade混合了新古典以及保守浪漫樂派的特殊作風,Chandos會願意錄下這一套交響曲也沒什麼好驚訝的了。那首看似無奇的Concert Overture No.3,光看這曲名可能會覺得它是個瑣碎的作品,但這樣而錯失它則肯定造成遺憾。4&7兩首交響曲,包含大量豐富有趣的音樂元素,比如那讓人印象深刻的“葬禮進行曲”行板,以及第七號裡面那讓人嘆為觀止的恢諧曲,甚至是第四號交響曲那極為愉快誘惑人地終樂章,無一不是在挑戰你的感官。我只能這麼說:Gade很明白他的音樂該怎麼進行下去,而指揮Hogwood也同樣理解Gade的想法而讓音樂走下去。對於節奏穩定的控制以及完美明晰的結構,Hogwood從來不刻意約束定音鼓、銅管甚至是木管樂器的表現,Gade在世,恐怕也得讚賞不已吧。

Monday, December 15, 2008

Gade(1817,1890) - Symphonies No.2 & 8 etc



舒曼在1843年寫的一篇關於Niels Wilhelm Gade的文章當中這麼說:“Nothing quite like him has come our way among the younger composers for a long time"。

Gade,1817 年出生於哥本哈根,是一位木匠師傅的兒子。他以作品編號一,著名的Echoes of ossian序曲嶄露頭角,並在1840年獲得了哥本哈根音樂協會的獎項。然而該協會並不十分看好他在1841~1842年間所寫的第一號交響曲,但孟德爾頌還是很熱心的接受這部作品,並在1843年三月交給萊比錫布商大廈管絃樂團(後文以LGO簡稱之)演奏。當 Gade 自行決定接受丹麥政府的資助,動身前往萊比錫之後,舒曼的文章大力讚揚這位旅居在萊比錫,有著顯著和莫札特相似之處的年輕丹麥人。

1843 年十一月,旅居萊比錫期間,他完成了自五月離開哥城以來就開始寫的E大調第二號交響曲,Op.10。在孟德爾頌的認同下,Gade在1884年一月,以作曲家本人的身份指揮LGO進行第二號交響曲首演。Gade寫給雙親的信中提到演出的情況:在每個樂章演奏完畢之後,受到了熱情的掌聲。但是之後來自各方的評論卻十分兩極。一位評論家寫道:我們會希望能夠在第二號交響曲當中,聽到一些在第一號當中所沒有的作曲手法。而Gade似乎不曾再指揮過這部作品,而該部作品在他一生當中,也只在他祖國丹麥上演過一次。或許第二號交響曲有著太多第一號的影子,同樣都有著少許的北歐風格。

這部交響曲以十分緩慢的導奏開始,包含了典型的浪漫派法國號的號角聲。這段號角聲在“Molto allegro(很慢的快板)”後半部份再度被使用。第一樂章一開始被蟄伏的旋律給隱藏住,看似平靜卻充滿了活力,第一、第二主題就像“平靜的讚美詩”一樣,序奏過後,緊接著又轉換成暴風雨似的贊歌序曲。第二樂章A小調 Andante con moto,多重節奏中斷了它和緩的3/4拍子前進。有些三小節的樂句也同樣帶著尖銳的大調主音。A大調恢諧曲是6/8拍,這個樂章是快速轉調的迴旋曲,包含了足夠內部對比,所以不需要再分割成三小節一組的樂句。取而代之的是,在一個休止符之後,有一段莊嚴的小號琵音作為過渡期的間奏曲,就像第一樂章的號角聲一樣的作用。同時在緊接而來的Allegro energico 樂章再次出現。但在最後面Molto allegro 的結尾部分,又轉變成如微風般的第一主題。

在第二號交響曲之後,Gade創作了另一首管弦樂作品--Scottish Overture In the Highlands 。如同第二號一樣,此曲多多少少和第一號有些聯繫。不同於他早期作品Ossian overture把蘇格蘭式的歌謠般的旋律以及吟遊詩人的豎琴,取代成更多廣義的本土色彩的"scotch snap"節奏(指一種斷奏的弓法)以及像風笛的優美音符。In the Highlands 以行板作開端,整首曲子最大的特色就是由個別的中提琴、豎笛以及定音鼓主導。接著進行曲式的Allegro moderato(有節制的快板) 引導到了Allegro di molto (很快的快板)。

Gade在1844年十一月從義大利回來後,指揮首演In the Highlands 。1847年孟德爾頌去世後,他成了LGO的首席指揮,好景不常,過了不久普魯士和丹麥之間爆發戰爭,他被迫返回祖國。1871年,他最後一首交響曲第八號首演,此曲帶有他早期作品的北歐風格,以及受到舒伯特第八號“未完成”交響曲的影響。在最後修訂時,他把其中一個慢板的樂章拿掉了(本CD有此樂章首次錄音),這首被刪掉的樂章Allegretto, un poco lento 普遍使用相似於貝多芬"艾格蒙序曲"的節奏 。第八號第一樂章以貝多芬式的“呼喚”作為開端,企圖引起人的注意,同時也為發展部的開頭先作個引子。到了再現部,美好的第一主題讓大提琴以極弱的仿造方式帶回,第二主題群在它最有表現力的時刻喀然剪斷。恢諧曲接踵而來,孟德爾頌式的明亮隨筆伴隨著大調三重奏的部分(在恢諧曲主題再現的地方)一同出現。Allegretto 小行板取代了被丟棄的3/8拍,E大調稍快板--就像舒伯特寫那首“未完成”的慢板樂章一樣。

第四樂章用了響亮的銅管起頭,勾畫出英雄般的氣度,它和第一樂章的動機十分相似,事實上,它可以說是移調成B大調的“勝利的尾聲”。

假如你喜歡孟德爾頌以及萊比錫音樂學院,那麼你就會喜歡Gade。這麼一位本質上溫和的人,即使像第八號交響曲第一樂章一樣,當他嘴上喊著"con fuoco (火熱地)",依然不慍不火。有很多方面絕對可以引起你的興趣,像指揮Hogwood在處理恢諧曲以及慢板時,用木管滲透入整個結構,以及有趣的小調慢板樂章等,都可以輕易的抓住你的耳朵。Hogwood的指揮,很恰當的反應了Gade的個性,簡而言之,這是一份不可多得的佳作,絕對不輸給Järvi在Bis的錄音。

Saturday, December 13, 2008

Krebs(1713-1780) - Sinfonien & Sonaten



Krebs 出生時,正值音樂世代交替之刻。複音音樂當逢其盛,賦格以及經文歌的發展,在晚期巴洛克時亦達巔峰。新的風格、曲式以及音樂表現手法,在曼海姆以及普魯士王室宮廷的基礎之上自舖其路。這個時代,就像今天所說的“新”與“舊”之間的過渡期一樣;在新的音樂方面,奏鳴曲及交響曲出現了,在舊的音樂方面,複音音樂被當成瑰寶而留存下來。在這個過渡期,有兩條發展方向:一條是朝向“新”的音樂來發展;一條則是轉向“舊”的音樂繼續舖陳,Krebs的作品就是屬於後者,他的音樂意圖將風格導向巴洛克時期,他的大量作品表現了“舊”的風格,此點讓他在世時經常受到評論家的非議。然而,不管是宗教音樂或是管風琴作品,都證明了他在複音音樂上的爐火純青。至今,有一些管風琴曲子無法辨識其作者,但無疑的,不是巴赫的作品,就是Krebs的作品。

Johann Ludwig Krebs在1713年10月12於魏瑪(Weimar)的Buttelstedt鎮受洗,許多他的老祖宗們都是圖林根(Thuringia)以及薩克森(Saxony)區的合唱指揮家以及管風琴家。Johann Ludwig的父親曾經師從老巴赫,學來了管風琴的演奏技巧,並在兒子年紀很小時就將技巧傳承給他了。13歲時,J.L.Krebs到了萊比茲堡的Thomas School(此學校建立於西元1212年)並接受了有系統的音樂教育,此外,他還從Thomas唱詩班的領唱老巴赫那接受了私人的教育。十年光陰荏苒過,Krebs不管在古鋼琴、小提琴、魯特琴,甚至是曲方面,終於能夠無愧於自己所學。許多年後,老巴赫回憶起這位擁有很高天份的學生時述及:"der einzige Krebs in meinem Bache",大意是說Krebs盡得其真傳的意思。今天,當人們談到Krebs,總把他在茨維考(Zwickau)寫的管風琴作品放在第一位。Querstand唱片有灌錄了管風琴曲子全集,有10 CDs。至於他的室內樂則顯得難得稀有。

他的兩首弦樂交響曲C小調以及降E大調,絕對是他在世時最流行的作品了,它們是十八世紀上半葉,交響曲雛形初備時的良好典範。他的交響曲引領了其後200年,作曲家遵循的模式。這兩首大約是在1756到1762年之間在Altenburg寫的,原先是為了讓哥達宮廷的管樂團演奏用的,同時也在Altenburg的皇宮為慶祝節慶而表演。值得注意的是,Krebs在交響曲中用了相當簡單的音樂語言--主題很清楚明白的在音樂背景上緩緩升起,捨棄了對位法的作曲技巧,取而代之的是,我們見到了新形式的“動機”:個別的動機結合並圍繞著整個樂章。

在這個時代,Krebs亦不乏創新的嘗試之作,這六首為小提琴(或者是長笛)及大鍵琴所寫的室內奏鳴曲就是最好的例證。他想盡可能的寫出輕鬆悅耳的旋律來讓人聽過之後,腦海中能夠充滿愉快的音符,亦或者讓人能夠藉由他的音樂,來度過時光。本片當中的A大調奏鳴曲可為典範。有一些"動機"很明顯的回到不同的樂段;樂符中傳來一聲輕嘆,標註著感性時刻。

與他的兩首弦樂交響曲相比較,Krebs的三重奏鳴曲高度接近巴洛克風格,長笛三重奏是他在Zwickau擔任管風琴師時所寫的,b小調(兩把長笛以及大鍵琴)由兩個慢的樂章和兩個快的樂章互相交雜而成,而D大調三重奏則是較為特殊的巴洛克組曲:由莊嚴的法國序曲開頭,後面緊接著五首舞曲。擔任演出的Leipziger Concert樂團,成員都是"老音樂"的專家,也是孟德爾頌劇院的教授及講師,更是國際間知名的獨奏家。早年專門演奏巴赫及舒茲的音樂,想當然爾,在處理早期音樂時能夠有很好的前鑑可參考,在這樣一個經驗老道的樂團詮釋之下,整份錄音極有說服力,聲音更為燦爛華麗。

Friday, December 12, 2008

Bach-Rheinberger - Goldberg Variations

Photobucket


在十九世紀以及二十世紀初,作曲家將一些交響曲、歌劇以及室內樂改編成鋼琴獨奏版或是二重奏版,有幾種不同的目的。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讓音樂變得更容易讓人所接受,以及更容易讓人對該作品產生熟悉感。比如有人不喜歡聽歌劇,將歌劇改編成鋼琴版勢必讓不喜歡聲樂的人接受;又如貝多芬的交響曲雖然容易入耳,但有人不習慣大編製的交響樂,李斯特將他的九首交響曲改編成鋼琴版,原本不能接受的人也慢慢接受了此鋼琴版的交響樂了,聽過了arr 的板本後,熟悉了旋律,再回頭聽管弦樂,想必更容易習慣大編製。基於這樣一個用意,在慕尼黑皇家音樂學院當中備受尊敬與推崇的作曲家兼管風琴家Joseph Rheinberger(1939-1901),於1883年著手開始了改編巴哈的郭德堡變奏曲。往昔用兩手彈奏大鍵琴的郭德堡,今日已過時了,因為這個年代能接受大鍵琴的人很少,必須要改編成當前更適合演奏的樂譜。在這樣一個情況下,雙鋼琴版的郭德堡誕生了。這張雙鋼琴版的郭德堡,必定能帶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

Padre Antonio Soler(1729~1783) - 奏鳴曲 & 方丹戈舞曲

Photobucket

對於Soler我並不陌生,陌生的是他的鍵盤作品用鋼琴演奏出來的感覺。尤其是這種盛行於西班牙及南美洲的Fandango (方丹戈舞曲),接觸過他作品的人一聽到用鋼琴來演譯Fandango,都頗不習慣。

然實際上儘管大鍵琴的泛音十分的優美,但其音色變化卻也比不上鋼琴(主要是大鍵琴的構造,無法很好的控制力道),他的奏鳴曲和Scarlatti寫過的鍵盤奏鳴曲一樣,都是單篇章的,儘管是鍵盤奏鳴曲,演奏起來居然帶有律動感,在Scarlatti之後,我又發現了一個鍵盤奏鳴曲十分動人的作曲家。單樂章的奏鳴曲不冗長(很少超過十分鐘),可以很快就進入下一首,更快體會其它首作品的豐富變化。在此CD收錄的奏鳴曲當中,有美妙舞曲風格的Mv 38,有恬然自得的悠閒風格Mv 8,也有急驟扣人心弦的Mv 16

順便附錄一下在youtube上找到的大鍵琴版方丹戈舞曲http://tw.youtube.com/watch?v=uvK49gAlNGY這個是在幾個大鍵琴版裡面比較好的演譯,雖然速度快了些,http://tw.youtube.com/watch?v=pAT1cY1X5kw 這個是Rafael Puyana演奏的版本,可能較接近Soler所要表達的,但是在左手低音伴奏的部分顯然不像 曽根麻矢子 處理得那麼好。

我猜測應該是攝影機的錄音功能差的原因,讓主旋律和低音混在一起,結果我只聽到一堆嗡嗡聲此外在youtube上也看到不少鋼琴家用鋼琴來演奏他的奏鳴曲,蠻希望Soler的奏鳴曲能像Scarlatti的作品一樣,越來越多人用鋼琴演奏,並由唱片公司錄音發行。畢竟要一整天都聽大鍵琴獨奏,對我來說還蠻難的。

Stenhammar(1871,1927) - Piano Music



Stenhammar是瑞典的作曲家,出生於首府斯德哥爾摩,在此城接受初期的音樂教育,後來遷至柏林接受更高階的音樂教育,也因此他相當讚賞德國的音樂,特別是華格納和布魯克納,我開始認識他,是在借來的那一套bis發行的套裝4CD,裡面有兩首交響曲、兩首鋼協、還有無數管弦樂曲,我得承認他的交響曲,是不怎麼有親和力,不過大概從鋼協開始,風格轉換成帶有北歐風格,本片除了兩首鋼琴奏鳴曲之外,還有"季夏之夜組曲"、
以及三首幻想曲,他的鋼琴獨奏作品不若交響曲,其實是很可愛的,可能有點西貝流士加上舒伯特吧。

你很有可能正沈迷在"季夏之夜組曲"恬靜的旋律而昏昏欲睡時,被那三首接著而來的幻想曲給吵醒也不一定。

Fasch(1688-1758) - 管弦樂組曲/Capella Savaria - Pál Németh



Fasch這位作曲家所遺留下來的作品並不少,歌劇、小夜曲、宗教康塔塔、經文歌、清唱劇、彌撒、頌歌、讚美詩、管弦樂組曲、協奏曲、交響曲、室內樂等,加一加也有三百多件,其中以管弦樂組曲以及協奏曲為數最多,室內樂次之,他寫的室內樂幾乎是為長笛或是巴松管、雙簧管所寫的三重奏、四重奏,只有一小部分是小提琴及連奏低音。因之喜歡聽木管樂的人多多少少會聽到他的作品。他的管弦樂組曲如是,幾乎都是木管樂器為主角,偏偏他在世時是一位小提琴家。

本片收錄的是F大調、D大調以及A小調管弦樂組曲,擔任演出的是匈牙利的Capella Savaria室內樂團,團員使用的樂器都是十七、十八世紀製作,該團經常參與歐洲各國節慶的演出,曲目主要遍於十七~十八世紀,同時也有為數不少的錄音,在Hungaroton就佔了44張。其餘散見Naxos、Dynamic、Harmonia Mundi等牌。

昨天從樂友道奇兄那聽了一張Fasch的序曲&協奏曲,這兩張湊在一塊兒聽很過癮,同時也是世界首次錄音,彌足珍貴。新發掘出的樂譜經常引起音樂學家及指揮的重視,而Dynamic能夠搶先首次錄音,足見在此方面非常積極。他敢冒這個險,對古典市場來說,新出現的作品市場反應度是不確定的,萬一出板後乏人問津,這可是會很慘的,這一點就足以給Dynamic的冒險精神鼓掌了。此外對於被忽視的作曲家,D牌也很公平,尤記得多年前在國外的古典電台聽到Campagnoli的協奏曲及Mercadante的長笛協奏曲,"印象中"就是D牌錄音的(老外講英語太快了),想當然爾自然也是首次錄音。D牌的碟不便宜也沒話說,古典音樂不若流行樂那般重視宣傳,所有錢都砸在音樂的製作,當然若哪天Naxos或是Brilliant願意買下他們的母帶來重新發行--前提是肯賣。就可以用極低的價錢買到了,這也是他們能有很大碗的包裝,很好的錄音,卻又價格低廉的原因了。讓我們藉由Capella Savaria演繹出Fasch的美,來欣賞Dynamic的精緻錄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