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December 13, 2008

Krebs(1713-1780) - Sinfonien & Sonaten



Krebs 出生時,正值音樂世代交替之刻。複音音樂當逢其盛,賦格以及經文歌的發展,在晚期巴洛克時亦達巔峰。新的風格、曲式以及音樂表現手法,在曼海姆以及普魯士王室宮廷的基礎之上自舖其路。這個時代,就像今天所說的“新”與“舊”之間的過渡期一樣;在新的音樂方面,奏鳴曲及交響曲出現了,在舊的音樂方面,複音音樂被當成瑰寶而留存下來。在這個過渡期,有兩條發展方向:一條是朝向“新”的音樂來發展;一條則是轉向“舊”的音樂繼續舖陳,Krebs的作品就是屬於後者,他的音樂意圖將風格導向巴洛克時期,他的大量作品表現了“舊”的風格,此點讓他在世時經常受到評論家的非議。然而,不管是宗教音樂或是管風琴作品,都證明了他在複音音樂上的爐火純青。至今,有一些管風琴曲子無法辨識其作者,但無疑的,不是巴赫的作品,就是Krebs的作品。

Johann Ludwig Krebs在1713年10月12於魏瑪(Weimar)的Buttelstedt鎮受洗,許多他的老祖宗們都是圖林根(Thuringia)以及薩克森(Saxony)區的合唱指揮家以及管風琴家。Johann Ludwig的父親曾經師從老巴赫,學來了管風琴的演奏技巧,並在兒子年紀很小時就將技巧傳承給他了。13歲時,J.L.Krebs到了萊比茲堡的Thomas School(此學校建立於西元1212年)並接受了有系統的音樂教育,此外,他還從Thomas唱詩班的領唱老巴赫那接受了私人的教育。十年光陰荏苒過,Krebs不管在古鋼琴、小提琴、魯特琴,甚至是曲方面,終於能夠無愧於自己所學。許多年後,老巴赫回憶起這位擁有很高天份的學生時述及:"der einzige Krebs in meinem Bache",大意是說Krebs盡得其真傳的意思。今天,當人們談到Krebs,總把他在茨維考(Zwickau)寫的管風琴作品放在第一位。Querstand唱片有灌錄了管風琴曲子全集,有10 CDs。至於他的室內樂則顯得難得稀有。

他的兩首弦樂交響曲C小調以及降E大調,絕對是他在世時最流行的作品了,它們是十八世紀上半葉,交響曲雛形初備時的良好典範。他的交響曲引領了其後200年,作曲家遵循的模式。這兩首大約是在1756到1762年之間在Altenburg寫的,原先是為了讓哥達宮廷的管樂團演奏用的,同時也在Altenburg的皇宮為慶祝節慶而表演。值得注意的是,Krebs在交響曲中用了相當簡單的音樂語言--主題很清楚明白的在音樂背景上緩緩升起,捨棄了對位法的作曲技巧,取而代之的是,我們見到了新形式的“動機”:個別的動機結合並圍繞著整個樂章。

在這個時代,Krebs亦不乏創新的嘗試之作,這六首為小提琴(或者是長笛)及大鍵琴所寫的室內奏鳴曲就是最好的例證。他想盡可能的寫出輕鬆悅耳的旋律來讓人聽過之後,腦海中能夠充滿愉快的音符,亦或者讓人能夠藉由他的音樂,來度過時光。本片當中的A大調奏鳴曲可為典範。有一些"動機"很明顯的回到不同的樂段;樂符中傳來一聲輕嘆,標註著感性時刻。

與他的兩首弦樂交響曲相比較,Krebs的三重奏鳴曲高度接近巴洛克風格,長笛三重奏是他在Zwickau擔任管風琴師時所寫的,b小調(兩把長笛以及大鍵琴)由兩個慢的樂章和兩個快的樂章互相交雜而成,而D大調三重奏則是較為特殊的巴洛克組曲:由莊嚴的法國序曲開頭,後面緊接著五首舞曲。擔任演出的Leipziger Concert樂團,成員都是"老音樂"的專家,也是孟德爾頌劇院的教授及講師,更是國際間知名的獨奏家。早年專門演奏巴赫及舒茲的音樂,想當然爾,在處理早期音樂時能夠有很好的前鑑可參考,在這樣一個經驗老道的樂團詮釋之下,整份錄音極有說服力,聲音更為燦爛華麗。

Friday, December 12, 2008

Bach-Rheinberger - Goldberg Variations

Photobucket


在十九世紀以及二十世紀初,作曲家將一些交響曲、歌劇以及室內樂改編成鋼琴獨奏版或是二重奏版,有幾種不同的目的。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讓音樂變得更容易讓人所接受,以及更容易讓人對該作品產生熟悉感。比如有人不喜歡聽歌劇,將歌劇改編成鋼琴版勢必讓不喜歡聲樂的人接受;又如貝多芬的交響曲雖然容易入耳,但有人不習慣大編製的交響樂,李斯特將他的九首交響曲改編成鋼琴版,原本不能接受的人也慢慢接受了此鋼琴版的交響樂了,聽過了arr 的板本後,熟悉了旋律,再回頭聽管弦樂,想必更容易習慣大編製。基於這樣一個用意,在慕尼黑皇家音樂學院當中備受尊敬與推崇的作曲家兼管風琴家Joseph Rheinberger(1939-1901),於1883年著手開始了改編巴哈的郭德堡變奏曲。往昔用兩手彈奏大鍵琴的郭德堡,今日已過時了,因為這個年代能接受大鍵琴的人很少,必須要改編成當前更適合演奏的樂譜。在這樣一個情況下,雙鋼琴版的郭德堡誕生了。這張雙鋼琴版的郭德堡,必定能帶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

Padre Antonio Soler(1729~1783) - 奏鳴曲 & 方丹戈舞曲

Photobucket

對於Soler我並不陌生,陌生的是他的鍵盤作品用鋼琴演奏出來的感覺。尤其是這種盛行於西班牙及南美洲的Fandango (方丹戈舞曲),接觸過他作品的人一聽到用鋼琴來演譯Fandango,都頗不習慣。

然實際上儘管大鍵琴的泛音十分的優美,但其音色變化卻也比不上鋼琴(主要是大鍵琴的構造,無法很好的控制力道),他的奏鳴曲和Scarlatti寫過的鍵盤奏鳴曲一樣,都是單篇章的,儘管是鍵盤奏鳴曲,演奏起來居然帶有律動感,在Scarlatti之後,我又發現了一個鍵盤奏鳴曲十分動人的作曲家。單樂章的奏鳴曲不冗長(很少超過十分鐘),可以很快就進入下一首,更快體會其它首作品的豐富變化。在此CD收錄的奏鳴曲當中,有美妙舞曲風格的Mv 38,有恬然自得的悠閒風格Mv 8,也有急驟扣人心弦的Mv 16

順便附錄一下在youtube上找到的大鍵琴版方丹戈舞曲http://tw.youtube.com/watch?v=uvK49gAlNGY這個是在幾個大鍵琴版裡面比較好的演譯,雖然速度快了些,http://tw.youtube.com/watch?v=pAT1cY1X5kw 這個是Rafael Puyana演奏的版本,可能較接近Soler所要表達的,但是在左手低音伴奏的部分顯然不像 曽根麻矢子 處理得那麼好。

我猜測應該是攝影機的錄音功能差的原因,讓主旋律和低音混在一起,結果我只聽到一堆嗡嗡聲此外在youtube上也看到不少鋼琴家用鋼琴來演奏他的奏鳴曲,蠻希望Soler的奏鳴曲能像Scarlatti的作品一樣,越來越多人用鋼琴演奏,並由唱片公司錄音發行。畢竟要一整天都聽大鍵琴獨奏,對我來說還蠻難的。

Stenhammar(1871,1927) - Piano Music



Stenhammar是瑞典的作曲家,出生於首府斯德哥爾摩,在此城接受初期的音樂教育,後來遷至柏林接受更高階的音樂教育,也因此他相當讚賞德國的音樂,特別是華格納和布魯克納,我開始認識他,是在借來的那一套bis發行的套裝4CD,裡面有兩首交響曲、兩首鋼協、還有無數管弦樂曲,我得承認他的交響曲,是不怎麼有親和力,不過大概從鋼協開始,風格轉換成帶有北歐風格,本片除了兩首鋼琴奏鳴曲之外,還有"季夏之夜組曲"、
以及三首幻想曲,他的鋼琴獨奏作品不若交響曲,其實是很可愛的,可能有點西貝流士加上舒伯特吧。

你很有可能正沈迷在"季夏之夜組曲"恬靜的旋律而昏昏欲睡時,被那三首接著而來的幻想曲給吵醒也不一定。

Fasch(1688-1758) - 管弦樂組曲/Capella Savaria - Pál Németh



Fasch這位作曲家所遺留下來的作品並不少,歌劇、小夜曲、宗教康塔塔、經文歌、清唱劇、彌撒、頌歌、讚美詩、管弦樂組曲、協奏曲、交響曲、室內樂等,加一加也有三百多件,其中以管弦樂組曲以及協奏曲為數最多,室內樂次之,他寫的室內樂幾乎是為長笛或是巴松管、雙簧管所寫的三重奏、四重奏,只有一小部分是小提琴及連奏低音。因之喜歡聽木管樂的人多多少少會聽到他的作品。他的管弦樂組曲如是,幾乎都是木管樂器為主角,偏偏他在世時是一位小提琴家。

本片收錄的是F大調、D大調以及A小調管弦樂組曲,擔任演出的是匈牙利的Capella Savaria室內樂團,團員使用的樂器都是十七、十八世紀製作,該團經常參與歐洲各國節慶的演出,曲目主要遍於十七~十八世紀,同時也有為數不少的錄音,在Hungaroton就佔了44張。其餘散見Naxos、Dynamic、Harmonia Mundi等牌。

昨天從樂友道奇兄那聽了一張Fasch的序曲&協奏曲,這兩張湊在一塊兒聽很過癮,同時也是世界首次錄音,彌足珍貴。新發掘出的樂譜經常引起音樂學家及指揮的重視,而Dynamic能夠搶先首次錄音,足見在此方面非常積極。他敢冒這個險,對古典市場來說,新出現的作品市場反應度是不確定的,萬一出板後乏人問津,這可是會很慘的,這一點就足以給Dynamic的冒險精神鼓掌了。此外對於被忽視的作曲家,D牌也很公平,尤記得多年前在國外的古典電台聽到Campagnoli的協奏曲及Mercadante的長笛協奏曲,"印象中"就是D牌錄音的(老外講英語太快了),想當然爾自然也是首次錄音。D牌的碟不便宜也沒話說,古典音樂不若流行樂那般重視宣傳,所有錢都砸在音樂的製作,當然若哪天Naxos或是Brilliant願意買下他們的母帶來重新發行--前提是肯賣。就可以用極低的價錢買到了,這也是他們能有很大碗的包裝,很好的錄音,卻又價格低廉的原因了。讓我們藉由Capella Savaria演繹出Fasch的美,來欣賞Dynamic的精緻錄音。

Crusell(1775,1838) - Klarinettenkonzerte 豎笛協奏曲


Crusell的生平:

Crusell(1775-1838)出生於芬蘭,他的祖先除了承襲祖傳的書本裝訂事業,並沒有關於音樂方面的傳統,雖然如此,但Crusell從小對音樂的喜愛早已表露無遺,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下,Crusell受到少校渥夫•華倫斯亞納(Olaf Wallenstjärna)的賞識,加入了騎兵團樂隊,當時對一個渴望學習音樂的孩子來說,這是一個非常難得的機會,就這樣Crusell開始了軍隊音樂家的訓練。1791年Crusell隨著騎兵團離開了芬蘭而到了斯德哥爾摩,在這裡他積極的學習語文,也日以繼夜地練習單簧管,1793年宮廷指揮家阿比•華格勒(Abbé Vogler)注意到Crusell的才能,派他擔任瑞典宮廷樂團的單簧管首席,Crusell也向華格勒學習音樂理論,1795年,Crusell首次以獨奏家的身份演出,但他對自己的表現並不滿意,他認為從國外能得到某些他所需要的特別指導,於是在1798年,Crusell到了柏林,積極地向法蘭茲•陶許(Franz Tausch)學習,Crusell受Franz Tausch的影響很大,Crusell的優美音色,可以說是受到Franz Tausch的薰陶。1803年,Crusell到巴黎,在此結識了不少巴黎音樂界的重要人物,並跟拉費瑞學習單簧管課。現今所知,Crusell在1800年以前沒有重要的作品問世,巴黎之行對他來說是個轉捩點,他流暢地將自己真實的情感表現在作品中,一些重要的單簧管作品都在1803年到1812年間出現,1812年到1819年間,Crusell在斯德哥爾摩有多次的演出紀錄,演出的曲目包括克隆麥(Krommer)、旦齊(Danzi)及貝多芬(Beethoven)的作品,1819年後他不再演出獨奏,只留在宮廷樂團裡,直到1833年退休。

Crusell較重要的豎笛協奏曲曲目如下:

1.Concerto No.1 for clarinet and orchestra in E- flat major, op.1
2.Concerto No.2 for clarinet and orchestra in F minor, op.5
3.Concerto No.3 for clarinet and orchestra in B- flat major, op.11
(以上三個豎笛協奏曲曲目被認為單簧管史上最經典的作品,都是題獻給當時的王子及公爵)。
亦即本片所收錄的三首協奏曲。

4.The Three Clarinet Quartets
(由單簧管、小提琴、中提琴及大提琴組成,是Crusell在1803年到巴黎以後所寫的作品,因此帶有濃厚的法國風格)。

Crusell的第三號豎笛協奏曲是1811年Crusell到萊比錫時,與當地的一家出版社彼得斯企業簽下契約後所發行的,此作品是為了獻給瑞典的一位王子而寫的,以下將以Concerto No.3 for clarinet and orchestra in B flat major, op.11分析Crusell的作曲風格及特色:

第一樂章:Allegro risoluto

首先由樂團將之後solo要演奏的主題及一些音形帶出來,solo在第一次吹奏主題時,感覺較隨性,Crusell在此樂章中用了許多的裝飾音,包括了顫音、半音階、迴音及漣音……等,顫音如果用在拍子較長的地方,常會伴隨音階一起出現,然後做一個終止式,此時solo與樂團相輔相成,常出現與樂團對唱的形式,在音量上達到ff,製造一個小高潮,另外Crusell也巧妙地運用了從上到下的短倚音,使旋律聽起來有一種衝突的感覺,然後再向下級進解決,第一樂章到了中後段,主題開始變奏,運用之前出現過的音形及旋律做變化。

第二樂章:Andante moderato

是非常有感情的慢板樂章,深受莫札特的影響,旋律線條非常優美、非常的唱,但與莫札特不同的地方,是在此樂章主題出現前,樂團即先有一小段導奏,後來才帶出主題,而在莫札特的作品K.622中,主題一開始就由豎笛獨奏擔任,Crusell在慢板樂章將情感表達得非常細膩,在第二樂章中最常出現的裝飾音是顫音以及迴音,樂團的部份會不斷地呼應solo已演奏過的主題及旋律,在cadenza的部份,運用了級進的快速音群和迴音,最後和聲停留在Ⅴ7和弦之上,接著再和樂團一起帶入主題,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樂章中,可以聽到在樂團編制上使用了法國號這個樂器,Crusell巧妙地運用了法國號在音色上擁有非常大的延展性這個優點,將法國號與弦樂器溫暖柔和的音色完全融合在一起,二者搭配得很好,此樂章中,主題共出現二次。


第三樂章:Alla Polacca

Crusell第一號及第二號豎笛協奏曲的第三樂章都是採用Rondo Form的曲式,唯獨第三號豎笛協奏曲的第三樂章是採用Alla Polacca的曲式,Alla Polacca 呈現的方式接近舞曲的風格,剛開始的一小段tutti感覺是導奏,在音量上達到ff,很有氣勢、power的感覺,然後主題隨即出現,音量馬上轉為p,用音量上的對比與導奏做區隔,旋律線條輕快活潑,在此樂章同樣使用了許多的半音階、分解琶音、顫音、短倚音及迴音,主題在出現第三次後,轉調至關係小調,這一段小調的旋律是新的素材,而在曲子要結尾的時候,Crusell將分解和弦琶音以六連音的快速音群呈現,與樂團一起結束本曲。


德國的ARS唱片發行。
Komponist: Bernhard Crusell
Interpret(en): Eric Hoeprich, Kölner Akademie, Michael Alexander Willens
Aufnahme: 07.-10.11.2005
Qualität: DSD
EAN: 4260052380161
Bestell-Nr.: ARS 38 016
Preis: 21,00 €
Spieldauer: 69:31
Veröffentlicht: 25.04.2006

Musik auf historischen Instrumenten
Bernhard Crusell (1775-1838)
Klarinettenkonzert in f-Moll, Op. 5
1 Allegro
2 Andante pastorale
3 Rondo Allegretto)

Klarinettenkonzert in B-Dur, Op. 11
4 Allegro risoluto
5 Andante moderato
6 Alla polacca

Klarinettenkonzert in Es-Dur, Op. 1
7 Allegro
8 Adagio
9 Rondo Allegretto

Eric Hoeprich, Klarinette
Kölner Akademie
Michael Alexander Willens, Dirigent


介紹引自http://teaching.thu.edu.tw/s911733/woodwind.htm

G.Ferlendis(1755,1810) - Oboe Concertos & Trios



如果Giuseppe Ferlendis這個名字能夠在我腦海中浮起一絲靈光,那肯定是因為莫札特與他之間的關係。這位有口皆碑的作曲家兼雙簧管、英國管演奏家,出生在義大利的貝加莫(Bergamo),他有三個兒子:Angelo、Alessandro以及Antonio,都是優秀的雙簧管&英國管演奏家,他和他的兒子們亦曾在倫敦與巴黎出板過雙簧管、英國管的作品。Giuseppe是如此受到尊重,使他名聲響遍義大利,並以獨奏家的身份一舉成名,讓他能夠於1777年以宮庭雙簧管獨奏家的身份進駐薩爾茲堡,他傑出的表現甚至讓他的年薪高到540 florins(弗羅林幣),高於莫札特的500 florins。甫到薩爾茲堡,就認識了莫札特,並結為知交,同年夏季,莫札特為他譜寫了那首難度不低的雙簧管協奏曲,作品編號K.314 "Ferlendis",印證了他們的友誼。

Ferlendis寫過四首雙簧管協奏曲,現今存在的樂譜是保存在米蘭和熱那亞音樂學校圖書館當中的十九世紀複印本(在巴黎印刷),其中有一首當中雙簧管獨奏的部分已遺失。六首三重奏原始的版本是寫給兩隻長笛以及一把低音樂器,在本張錄音當中改成一隻雙簧管、一隻長笛以及巴松管, 兩個樂章的形式。雖然形式簡單,然而卻讓我們看到了Ferlendis作曲上的天份--不儘儘真實反映在樂章完整的呈現,主題的佈局更顯精巧。


COMPOSER: Giuseppe Ferlendis
TITLE: Oboe Concertos and Trios
TRACKS: Oboe Concerto No.1. Oboe Concerto No.2. Oboe Concerto No.3. Sonata for Oboe Flute and Bassoon No.1. Sonata for Oboe Flute and Bassoon No.2. Sonata for Oboe Flute and Bassoon No.3. Sonata for Oboe Flute and Bassoon No.4. Sonata for Oboe Flute and Bassoon No.5. Sonata for Oboe Flute and Bassoon No.6.
ORCHESTRA: Haydn Orchestra
CONDUCTOR: Diego Dini-Ciacci
ARTISTS: Diego Dini-Ciacci

試聽

Wetz(1875,1935) ) - Symphony No. 3 / Gesang des Lebens 生命之歌



十九世紀將終,這一段時間我們習慣稱之為“世紀末(fin de siècle)”更正確來說是“時代的終結(fin des siècles)”,何以此說?一股奇特且影響廣泛的現象顯而易見,歐洲各地的舊習如預期般的被一掃而淨,
在藝術上,一些新的名詞誕生,這些名詞彼此不同,卻又幾乎不能彼此分離:Symbolism(象徵主義)、Art Nouveau(新藝術)、Jugendstil(新藝術,德語方面的名詞)、De Stijl(新造型主義)、Escapism(逃避主義,許多浪漫小說即屬於此),以及其它各式各樣、隨處可見的怪名詞......這些名詞可能只是碰巧需要解釋一些事物,因應而生,至於它們的深層含意,反而不是那麼重要了。

十九世紀七○年代,一些學者仍然固守舊思,認為並沒有音樂上的"新藝術",會有這個現象,原因很簡單,因為他們總是期望能夠輕易的去辨認出這些習以為常、相似的音樂形式,而非去探討檢驗潛伏在底下的原則。他們能夠在Alexander Skryabin(俄國音樂家)和Lalique vase(十九世紀一種有浮雕的裝飾性花瓶)之間找出相似性;以及在林姆斯基.高沙可夫的“隱城基捷日之傳說”及Schreker的歌劇“命中註定”中找到雷同。

共通的地方在於他們企圖、渴望回顧生活中的美好,甚至想在地球上創造一個天堂,結合了藝術與智慧去創造出一個新的、高貴的思潮來解決生活中的矛盾。

嘮叨的引言結束~

在Richard Wetz一生中任何關於他的細節,都是這樣一種思潮下的完美典範,1875年2月26出生在德國Gleiwitz城的商人家庭(目前該城隸屬於波蘭),雖然家中有一架鋼琴,但家裡沒人對音樂有興趣,除了小理察之外,他在年幼時就展現對音樂極大的天份,不過他直到八歲之前,都沒有接受正規的音樂教育,但很快的,他靠著自學就學會作出小型的鋼琴曲子以及歌曲,13歲時他就決定要將自己的人生奉獻給音樂。其餘他的生平背景有點多,請上維基查詢。這張專輯內容是第三號交響曲以及合唱歌曲Gesang des Lebens(生命之歌),
Gesang des Lebens這首可能聽來有點怪,但有點怪並不意味著難以入耳,這首歌曲是他早年的作品,帶有點憂鬱的色彩。而他的交響曲則有劉學箕筆下“誰搗秋砧煙外聲,悲秋無盡情”的一番秋氣味。

這邊有試聽

Danzi(1763,1826) - Ouvertüre & Fagottkonzert 序曲&巴松管協奏曲



一提起Franz Danzi的名字,就算是在文化圈子裡,也依然會遇到漠視的眼神以及毫不關心的聳肩。即使是在一群最應該“稍稍”感激他在巴松管音樂領域貢獻的演奏家之中,提到他,總不如提到莫札特或是韋伯來得狂熱。此情況並非他在世時所有,相反的,他的同時代音樂家十分讚賞並支持著他在音樂方面的成就及影響力。

時間回到十八世紀中葉,處德國文化樞紐之地的曼海姆(Mannheimer),幾位一流的音樂家
J.Stamitz、F.X.Richter、C.Stamitz、C.Cannabich等人,創立了曼海姆音樂學校,該學校以木管音樂著名於世,Danzi就是此學校培育出來的學生。

Danzi出生在德國的Schwetzingen,父親是大提琴家,很小的時候就從父親那學習音樂,十五歲就進入曼海姆管弦樂團。他寫過幾部歌劇,但好像已失傳了,目前他流傳於世的作品主要是木管五重奏以及巴松管協奏曲。

Robin Milford(1903,1959) - Fishing By Moonlight 月隨漁艇泊煙江



留聲機雜誌編輯如是說:
「這張音樂描寫了英國夏季夜晚時刻,
手把美酒共明月的情景。
樸實無華又帶音樂性,最讓人歡愉,
特別是由指揮Robert Salter帶領Guildhall 弦樂團,
用情感與優雅演奏出如此平衡感絕佳的音樂,
加上錄音師Andrew Keener操刀,別錯過它了。」

這張是樂友私底下介紹給我聽的,他認為對於不愛聽弦樂四重奏的人應該是一帖良藥,這張專輯儘管不是標準的弦四,但就編製來說也十分的接近了。Robin Milford出生於英國牛津,父親是牛津大學通訊社的發行人。1916年進入了Rugby School(在沃裏克郡)這所歷史悠久的學校。此處亦是他初露鋒芒之地。1921年~1926年,就讀皇家音樂學院,他的作曲理論老師就是Holst以及Vaughan Williams這兩位國民樂派大老。
在音樂上,他的作品很明顯有Vaughan Williams的流風,比如他擅用自然音階,以及交叉關係等作曲手法,都是V.Williams很常用的(不少英國作曲家也常用)。

他的至交Finzi以及恩師V.Williams分別在1956年1958年逝世,這對於情感豐富的Milford來說是重大的打擊,沒多久他喪失了視力以及平衡感。1959年他藉由服用過量的阿斯匹靈自殺了。儘管他的生命帶有些悲劇的色彩,但他的音樂當中卻絲毫沒有一點黑暗面。此張專輯有許多散曲,散曲的命名很有意思,除了Fishing by Moonlight之外,還有Miniature Concerto(縮小板的協奏曲?曲子長度真的很短)、Elegiac Meditation(挽歌對句冥想曲,或許是他思念其已逝兒子Barnaby而誕生之作)、兩首間奏曲、還有以詩人Robert Louis Stevenson的詩作為靈感而生的Go, little brook、節慶組曲等。這張cd所收錄,無疑的是他所有作品當中的精華。而鋼琴主奏的部分是他的大侄子Julian Milford,由親人來演奏長輩的作品,想必更有一番悽悽然吧。

Dussek(1760~1812) - Piano Sonatas Op.9、Op.77



想像一下布拉姆斯“渴望式的、拉長線描寫的抒情調”,但卻早布拉姆斯幾十年就有了這樣的手法;舒伯特那般唾手可得的優美旋律以及異於常人的調音;蕭邦式的滾奏及跳躍音符上的裝飾音,這樣的奏鳴曲出自一位捷克作曲家,當他死的時候,蕭邦才兩歲,他在樂壇上的成就喚起了莫札特、海頓及克萊門蒂的重視,我講的是捷克籍的作曲家Dussek--這位天才音樂家,不僅僅在他的時代是個領先者,更為後來浪漫派的蕭邦、布拉姆斯、舒曼及史美塔那等開了先鋒。然而卻像許多同時代的音樂家一樣被人遺忘。

此張專輯當中,起了關鍵作用的鋼琴家Becker,對上Dussek最晚被發現的作品Op.77,標"L'Invocation",F小調大奏鳴曲,以及三首最早期的作品,用現代平臺式鋼琴演奏Dussek奏鳴曲,氣勢恢弘、自信又強而有力,Becker確實把這幾首奏鳴曲該有的特色都表現出來了。L'Invocation這首引人入勝的作品,多樣化的表情交雜揉成,挑戰鋼琴家的技巧,第二樂章"Tempo di Minuetto"更是透露出深受其師C.P.E.Bach的影響。

無疑的,這首作品是一個里程碑,1812年,Dussek已不再年輕,年輕時的英俊瀟灑早已離他而去,取而代對之的是因過度飲酒產生的肥胖以及各式疾病問題。從此無力再產生其它作品,"L'Invocation"成為他的遺言。

音樂史上,Dussek是位毀譽參半的音樂家,根據Baker的音樂家傳記辭典當中記載,他是一位傑出的作曲家,且其在鍵盤樂器上的造詣已達登峰造極。克萊門蒂描述他演奏時的樣子就像是鋼琴在唱歌一樣。然而他為躲避1789年法國大革命以及債務問題而拋棄妻子,及其貪戀杯中物導致身體情況變差, 都讓這位超群的音樂家人格蒙上污點。有許多原因讓他沒有留下子嗣來傳承他的音樂,Dussek成了絕響。

他一生顛沛流離,在波希米亞接受早期的教育後,就旅遷至荷蘭及德國,又搬到聖彼得堡,後來因被指控密謀暗殺凱薩琳二世,在警察追到他住處之前就逃離了聖彼得堡。另一個較可靠的說法是凱薩琳二世喜好外貌皎好的美男子,英俊的Dussek理所當然要逃了。之後到了立陶宛,擔任Antoni Radziwill王子樂隊的指揮,一年後以技藝超群的鋼琴演奏家身份又到了德國,巡迴演出到法國,又受到法國女王Marie Antoinette的青睞而留在身邊,女王甚至想勸阻他1788年到米蘭的演出。直到1789年法國大革命爆發,才從法國逃到英國倫敦,也是在此地,受到了海頓大加讚賞。

回溯到1786年,他早期的奏鳴曲已經將古典時期的鋼琴奏鳴曲做了很大的擴充與發揮,op.3的三首奏鳴曲,甚至聽來有些雷同於貝多芬的早期奏鳴曲,但聽仔細些,仍可發現Dussek的作品有他自己的美學以及獨特的聲音,何況當他的奏鳴曲剛出現時,貝多芬才正要開始學作曲。他的奏鳴曲值得一聽再聽,特別像是Op.9之二,穿透人心、引人注意且又讓人難忘。

Dussek在古典時期末期鋼琴奏鳴曲的地位,有點像是華格納,在德國浪漫主義後期的地位,華格納將自貝多芬以來德派的音樂發展到極致,就像貝多芬自然而然的承接自Dussek的這把音樂美學火炬。或許這樣的形容仍不能迫使一個人去聽Dussek,然而,若真的想要跳下這坑,CPO發行的這張鋼琴奏鳴曲,作品編號Op.9以及77,聽完你肯定會將Dussek的地位放到第一排的位置。